2006年的最後一天,離開了充滿人氣的戴媽家,
來到18號的戴爸家過夜。一進入這個陌生的環境,初來乍到的我,
像是個好奇的小孩,四處東張西望,帶著探險家的眼光,
搜索著是否有好玩的事物。今我感到有點驚訝的是,
會在小以榮的書房裏看到梅濟民的書「哈爾濱之霧」。


因著在當兵時一位軍官的介紹,知道梅濟民這號人物。
看了他因濃烈化不開的鄉愁而寫的「北大荒」,
很佩服梅濟民教授寫景的唯美詩意,
讓人感動的是他寫那愁思滿腸的鄉愁風景。
透過他文字的描寫,讓我觀賞到北大荒,
那片淒美的俄國事情和風吹搖曳的草原風情,


當他在追憶那不可找尋的往事幻夢、對在大陸的母親的思念,
那一份濃濃思鄉念親的悵惆,
往往讓人感動得潸然淚下,激動得不能自己。
深深地著迷於他那充滿深刻感情的筆觸,因為自己也是如此。
從此開始對梅濟民的生平和其它作品充滿了興趣,
只是他作品出版風行的時代在民國五十、六十年代。
對我而言像是古老遙不可及、無法參與的年代。


於是我只能像個考古學家般,跑遍各圖書館,
去挖掘那已經被時間塵封許久的作品。

只是每次讀完他的作品,是越發的想知道他的生平。
究竟小說中的主角是否就是他本人?
還有這位作家來台灣後的生活事蹟…?
現在這些都已無從得知了,也不知道從何而知…


奇妙的是,就在某一天卻在報紙上得知他辭世的消息。
是否是梅濟民教授已被遺忘了許多,報紙只用了小小的篇幅來報導,
輕描淡寫的,跟他當年作品受歡迎的榮華,竟有如此大的對比。

文章來源(Article From): http://blog.webs-tv.net/straybirds/article/74659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raybird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