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雖不是在電影院看「接觸未來」,
而是在類似的場所,
是在1998年的桃園空軍基地裏,
在模擬機室的簡報室裏,放映著這部電影。
SETI外太空智慧生物搜尋計畫的主題,
從頭到尾,引人入勝地,
吸引著對外太空充滿好奇心的自己,
不經世事的我,連連驚嘆地想著,
怎麼會有這麼真實的電影,
能夠把一直存在於腦海裏的想像,
拍成如此活生生的畫面,
1936的柏林奧運電視轉播訊號,
竟在1997年從織女星被傳送回地球,
還帶著製作太空船的訊息。

探討主題
在那二個半小時的時間裏,
極具創意的主題,述說著如史詩般的廣度,
和一種對浩瀚的宇宙深不可測的敬畏,
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是否存在著其他智慧生物?
那位看不見、摸不著,無法被科學證明的造物主,
是否真的存在?
探討著這樣充滿爭議的題目,
「接觸未來」雖然選擇用「是」的選項來表達作者的想法,
26光年外織女星是存在著高科技的智慧文明。

或許在現實世界中,一個擁有基督信仰的人,
會說地球上的人類,
是上帝照祂的形象創造的惟一的智慧生物。
但在這樣的屬靈認知之外,
何坊用一種有趣的、有創意的、無傷大雅的想像力,
來編織一個夢想,而作者在電影所述說的故事,
卻製造了更多無窮想像的空間。

經典片段和一些想法
有一段對話,覺得很有趣:
當Ellie和Palmer在爭論著上帝是否存在時,
Palmer一個輕描淡寫的回問:「妳是否愛妳死去的父親?」
堅信實證的科學家Ellie很確定地回答:Yes! very much
諷刺的是,當Palmer回應說:「Prove it!」時
,Ellie確是一片茫然地呆望著,
因為她無法證明她很愛她死去的父親,真是矛盾。
神是愛,是否這就是作者,要傳達的看法,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也摸不著的。

宇宙中除了地球外,是否存在著智慧生物,
雖然在真實的世界裏,無法被證實,
但Ellie的父親和Plamer的回答,
很妙地提供了更多的瑕想:
If there wasn't...
it'd be an awful waste of space.
這片神所創造的無垠太空,
即使被人類用幾千年的時間,
用各種知識:物理、化學、天文、哲學、神學在解讀著,
依然是深不可測的,像是第二本聖經般,是神所寫成的,
是人類無法測度的奧秘…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
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傳3:11


曾被滿天繁星的夜空所感動,
但比起Ellie在織女星,從太空船看見窗外,
那一片壯闊的星海,應該是小巫見大巫吧!
Ellie所看見的景色,
只有詩人的詞句才能表達略表一二。
No words to describe it. Poetry
They should have sent a poet.
It's so beautiful. I have no idea.

197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畫,
有一位太空人,在飛往月球的途中,
他回首看了一眼我們的地球,宇宙中的綠洲,
我想他所看到的那一幕,
跟Ellie在織女星途中看到的驚喜、讚嘆!是相似的吧!
他在那時說了一段話:
「願在地球上的各國政治領袖們,
都能像我一樣,從太空中看一眼,
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
也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爭、殺害、鬥爭、毀壞。」

結局
當Ellie在織女星時,
那一片兒時記憶中的沙灘上,
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父親,
覺得那一段的場景,
真的是非常的美,
滿天的星星懸掛在黑夜裏,
是夜晚,沙灘卻是出奇的明亮。

雖然Ellie所佩戴的錄影器,真實的記錄了18小時,
可是地球的人類,看到的卻只是匆匆一秒鐘。

人類真的只憑眼見,一秒的結果代表一事無成,
卻不思考、懷疑,事物的背後都有人所無法測知的真相,
只因著親眼目賭,就直接地下論斷,
若是有路人看見亞伯拉罕在祭壇上要獻以撒為燔祭,
是不是要說亞伯拉罕要謀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眼見不能為憑,很無奈,這是人類的軟弱,
許許多多的誤會、傷害,就因此而來。

原著作者:卡爾沙根
記得那時電影到了最後,
自己還沉浸在電影的情境裏,
即使已經在run謝幕名單了,
還依然出神地盯著螢幕,
回味無窮地流連在故事裏,
直到最後一幕出現:
「FOR CARL(謹將此片,獻給Carl Sagan)」
結束後,腦袋裏又增加了一個問號:
Carl Sagan是誰,為什麼會有這個提獻呢?」
直到唸大學二年級時,在翻閱跟電影有關的雜誌時,
才知道接觸未來是天文學家Carl Sagan寫的一本書,
他是研究外太空生命學的先驅,
也是搜尋地外智慧生物項目(SETI)的創始人之一
他也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製作,卻在1996年時死於癌症,
電影在1997年上映。
覺得這人真的是個天才,
一個天文學家,竟能以The Dragons of Eden這本書,
獲得1978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

結語
若要選擇一部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接觸未來是首選。
是在1998年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
已經十年了,到現在還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還是排行在榜首,
雖然故事滿足了自己的想像,
可是當自己在鄉間的夜晩,
抬頭仰望星空時,
還是依然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上帝的偉大,
電影並沒有因此結束,
無垠的宇宙和悠遠的時間,
無窮的回味和更多的想像,
依然存在著許多無法理解和看清全貌的事物,
人,和無限的神比起來,終究是太有限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raybird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