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加過很多次的追思禮拜,
每一場氣氛的呈現,
都是哀傷感人但莊嚴祥和的,
不過每次看著家屬親友在台上流淚,
雖然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悲傷,
但是卻無法溶出感情參與在這樣的情境裏。
因為跟當事人不熟識。
只能認真地在幕後盡好自己的本份,
帶著尊重憐憫家屬的心,
為他們略盡一份心力。

多年前,在面對奶奶的喪禮時,
就曾思想到,自己也會逐漸老去,
總有一天也會有一場專屬於自己的追思禮拜,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
其實每一場的追思禮拜的背後,
都有一段特別的故事,
都有屬於自己的歡笑、悲傷的記憶。
在他們生命了結的時刻,
不能帶走什麼,
只能留下一份給家人朋友的懷念,和永不止息的愛。

96年七月底時,當被告知又有一場追思禮拜時,
本以為又是那位年紀老邁的弟兄姊妹去逝了,
可是送來照片的卻是一對年紀接近半百的父母親,
要製作追思影片的對象,是一位未滿二十歲的年輕孩子。

當自己在掃瞄著,
這位年輕孩子生前從小到大的相片時,
眼淚也一直在眼框框裏打轉,
思想著孩子送自己的父母親離去,
本是天經地義,每個人都會遭遇的事,
可是這對父母親除了要經歷上一代父母親的喪禮外,
又必需多承受這一場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辛酸。

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心頭上的一塊肉,
是呵護在手心的心肝寶貝,
曾經付出了無數的心血、時間
和無止盡的愛澆灌在孩子身上,
如今讓人牽腸掛肚的孩子,
卻因病撒手而去,
雖然自己未曾經歷過這樣的痛,
那種心頭上的肉被割去的傷痛,
或許那傷口,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痊癒,
但是留下的疤痕,卻永遠也無法再恢復原狀了。

後來在那場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追思禮拜裏,
不多的家屬朋友,聚集在五樓副堂裏,
放著孩子生前最喜歡的小虎隊的「紅蜻蜓」,
媽媽隨著投影片裏所放映的照片,娓娓地述說著
每張相片背後的故事、情景,往事歷歷在目。
弟弟泣不成聲地在台上追述著哥哥生前的種種,
每一份曾經共同生活過的回憶,
每一點、每一滴都是那麼的讓人懷念、又讓人愁悵,
即使每一次不愉快的吵架和讓人受不了的地方,
現在想來都變得那麼的可愛又美好。

曾經在報上讀過,
有一位牧師的追思禮拜,
這位牧師生前要求自己的追思禮拜,
是充滿喜樂慶祝的氣氛,
就像是一場「歡送會」
因為他在沒有悲傷、眼淚的天堂裏了,
又何必為他感到悲傷呢!
雖然這樣的思考角度沒錯,
可是對那些感情豐富的人來說,
真的能夠因親人的去逝而感到喜樂不感傷嗎?

我想或許可以帶著,
不捨難過又因有永生的盼望而對死者,
感到有一份安心底定,
因為知道所愛的親人己經在天父的懷裏了。
就像戴德生在中國宣教時的遭遇,
當他悲痛欲絕地,
跪在自己摯愛的妻子瑪麗亞的墓前時,
雖然無法理解上帝為什麼要帶走相依為命的伴侶,
只能忍痛地接受神的安排,
相信神有祂的美意,
而戴德生也只能用神的話來安慰自己: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每次的追思禮拜,
可以是重新回到神面前,沈澱自己的心,
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時刻,
是思念親人的休止符,
過了這個時間點,
雖然還是會想念,
卻要開始收拾起悲傷難過的心情,
面對生活重新出發,
就讓這段曾經一起歡笑、悲傷走過的回憶,
好好珍藏在心裏,帶著接受釋懷的安心,
偶爾在想念時,再帶著淺淺的微笑,重新回味一番,
在走剩餘的人生道路時,也期待著他日天堂再相會了。

後記:
12/24的那一場追思禮拜,
是一次不愉快的經驗,
因為快到結束的時候,
才發現竟然忘了按「REC」,
當自己按下時,已經過了移靈的階段了,
啊!Dear God! 對家屬好瘣疚!
事情到了12/26這個錯誤才開始發作,
家屬很生氣,知道這個消息,
死者的媽媽說她心都碎了,
於是在晚上近七點在和鳳珠姊一起禱告後,
帶著水果禮盒到那位媽媽的家裏拜訪,
只是她即不回應我們的按鈴聲,也不接我們的電話,
鳳珠姐只好一直打電話跟約翰叔叔報告、請示,
後來,在錦時伯伯的「指示」下,
要我們把留言留下在禮盒上,再離開。
不管如何,已經盡量做到適當的應對了,
還是要感謝主!沒事了,
因為今天12/27自己已經當著那位媽媽的面說抱歉了。
為此今天還特地開一場檢討會議。
雖然自己有錯誤,不過事情發生後,
心情上卻是蠻平靜的,
只是一開始心裏有點抱怨,
為什麼自己認真地作了那麼多,
還被人……
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想,
只能體諒包容了,
不能再說什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raybird601 的頭像
    straybird601

    straybird601的部落格

    straybird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